|
|
「琉球」二字最早見於「隋書列傳」中之「東夷傳」,原指的範圍是現在的琉球群島和台灣及附近的島嶼而言;明代時,台灣有了目前的名稱,而本島尚無名稱,於是並頂替了原屬於台灣之名的小琉球名稱今日的小琉球。
據考,小琉球之原住民可能為平埔族馬卡道人,人口僅有一千多名。在荷蘭佔據時期,已被全數滅族,僅剩的老弱活口也被帶至其他地方為奴,小琉球史前文化消失殆盡。
|
圖為馬卡道人 |
|
|
|
|
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荷人自澎湖敗退,入據台灣本島,以台南為中心,將台灣本島劃為北部(台南以北),南部(台南以南),卑南(台東),淡水等四區。其統治勢力南伸至琉球嶼,大約崇禎六年(公元1634年)左右,據台灣撫墾志載:「居於小琉球島之『番社』,其眾千餘,兇悍異常,常加害荷人及中國移民,曾數討未服。」
崇禎九年(公元1637年),荷蘭第四任總督普杜曼又統率荷兵百餘,及新港社土番百餘,與若干放索社土著(今屏東縣林邊鄉)前往小琉球征剿。當時小琉球住有土著千餘人,前曾經殺害荷輪金獅子號船員,並常迫害漢人,荷人乃決意報仇。
荷人將土著圍堵於其所隱藏場所及洞窟內,而以飢餓、放火等方法迫其就範,殺戮其三百以上,俘虜男女老幼七百餘,以船隻五艘運往安平,壯男供勞役,女則配予新港社土著為妻此後多次派兵搜捕逃脫之土著,並將該島嶼租予漢人耕作(據台灣省通志同冑固有文化歷代治理篇),從此琉球嶼土著絕跡,亦即小琉球曾被稱砂瑪磯之緣起也。(烏鬼洞傳說的由來)
1644年漢人開始在本島開墾,居民15人,1755年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李月老先生由打狗攜其家族並邀鄰居二十餘人遷住白沙尾澳,從事漁業奠定本鄉之基業。
《 清朝鳳山知縣黃家鼎「球嶼曉霞」》
鯤南天設小琉球、一嶼千家水上游
燦爛晴霞明海市、迷離曉月現蜃樓
縱橫平坦飛還駐、名類籓封禁又收
散錦煥文開盛運、孤懸片土亦瀛洲
|
圖為荷蘭時期台灣南部地名 |
|
|
|
荷人據台時期,據小琉球嶼為金獅島,可能以該島東北方海蝕平台上之毛菰石(花瓶石)之形象,而稱之金島,或因紀念荷輪金獅子號船員曾被當地土番所殺害而命名。
小琉球原名沙碼基,依據史籍記載:
隋書之「琉球國」、南宋趙汝適諸番志之「琉球國」、世法錄之「世界萬濤,蜿蜒若虬浮水中,因名流虬,後轉謂琉球.....」,都係指今日台灣本島,非今日之小琉球。
宋史外國傳中:「琉球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澎湖,烟火相望…旁有毗舍耶,國…。」毗舍耶,據日本地名辭典續編台灣之部,認為指小琉球嶼而言。
元朝時代台灣與沖繩列島合稱琉球或嵧球、琉求。
明朝初稱台灣為台員、大員。到了萬曆未年,荷蘭據台後設市,制若崇臺,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灣,於是稱本島為台灣,沖繩列島為大琉球。巴達維亞日記載有:「公元一六二二年(明天啟二年)荷人派船由澎湖至台灣勘查途中,於七月廿八日曾至一小島。」據漢人通譯云:「該小島有四百餘兇悍啖人之土番,三年前(即萬曆四十七年、公元一六一九年)有漢人百餘人受害。」此一小島,據日人村上直次郎考證其地為琉球嶼。
清代以後撰修之誌書上稱小琉球為 「小琉球山」、「小琉球社」、「小琉球」、「小琉球嶼」等,或俗稱「剖腹山嶼」(因地形故)。
民國九年九月一日,日人大規模更改台灣舊地名,以往凡三個字之地名,悉改為二個字,「小琉球」改稱「琉球」,即始於此時,台灣光復後則改稱為「琉球鄉」。
故此後人們逐漸使用「台灣」以稱呼今日台灣全島,「琉球」一詞,僅留用於今天的琉球鄉,因該地面積僅六.八零一八平方公里,故冠以 「小」字,稱為「小琉球」。 |
小琉球位於東港西南方海上8海浬處,隸屬屏東縣琉球鄉,是台灣許多離島中唯一屬珊礁地形的島嶼,外形北寬南狹,像是個大頭蕃薯般點綴於台灣西南海面上,面積約6‧8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島上風景點由一條環島公路串連而成,騎機車沿繞環島公路一圈大約40分鐘:小琉球隸屬屏東縣,平均氣溫為25度,最暖的七月的月平均氣溫約28度,最冷一月平均約為19度,年雨量每年約2000公釐:全島海岸線遍佈著珊瑚礁,且未遭受破壞與污染,直可媲美『藍色珊瑚礁』。因此,近年來,小琉球已成為離島遊覽熱門據點。
琉球本嶼為一丘陸地,地形最高處稱為龜仔路山,海拔八七公尺,素為航海者之指標。形勢東西狹窄,東西最寬處僅二公里,南北長四.一公里,北部稍寬,南部較狹,係由珊瑚礁石構成之一地壘台地,遠眺,似睡臥者之腹狀。
島之長軸從東北伸向西南,周圍十三公里,面積僅有六.八零一平方公里,全島被兩條交叉地塹切割成為四塊台地,一條走向東北至西南形成中央地溝,為島中主要交通孔道(由白沙至海子口);另一條走向西北至東南,通過島之中央,外形較不明顯,為名符其實之剖腹山,故俗稱「剖腹山嶼」。
琉球於光復後1950年建治,全島面積6,801平方公里,南北長4公里,東西二公里,鄉內有本福村、中福村、漁福村、大福村、上福村、杉福村、南福村和天福村等八個村。過去飲水,糧食全靠高屏海上運輸。目前己從屏東接通自來水。島上也己有發電廠,生活環境與台灣本島己無差別。
本嶼是台灣屬島中,唯一的珊瑚島,表面被珊瑚石灰岩覆蓋,海岸被隆起的珊瑚礁圍繞。
石灰岩洞地形及珊瑚礁海岸地形遍佈全島,較著名的如烏鬼洞、美人洞、山豬溝等。琉球嶼珊瑚石灰岩質與鳳山珊瑚石灰岩相似,琉球嶼之四塊台地表面,均被紅土質土壤所覆蓋,而呈紅土台地。
這些紅土係珊瑚石灰岩長期風化後之產物,其風化後之結果,使珊瑚石灰岩僅剩下不可溶性之紅色氧化鐵、氧化矽等雜質,因而成為鮮明之紅色,全屬貧瘠乾燥之地不宜耕作。
|